1988年7月7日,经历过一场叫高考的考试后,我又迎来一个新的起点,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相逢在本溪冶金专科学校,共赴一场青春飞扬的盛会。平顶山上,太子河岸,留下了缤纷的记忆。
电03班谭澍拍摄于1988年深秋,实验楼侧面
在冶专,我们遇到用心指导学生们完成学业的老师们,他们是我们大学期间的陪伴者,象父亲、象兄长,给了学生最真的情,最暖的爱。
温文尔雅的吕圭复老师(数字电子);透着慈祥目光,像老学究一样的吕东岳老师(变频调速、科技英语);嘴角总是挂着蒙娜丽莎微笑的逄万良老师(自动控制);和蔼可亲的高元春老师(电路);慈眉善目的谭作信老师(仪表测量)。
温尔文雅的吕圭复老师,像老学究一样的吕东岳老师
还有文革后考上大学的青年教师们,当年都是30多岁,意气风发。他们上大学前,都经历过下乡、进工厂,然后参加高考。将电机绕组图画成艺术画的符永刚老师(电机拖动);不苟言笑、刻苦钻研,我们私下称为捕快的胡学林老师(企业电器设备);书生气十足的张祥军老师(企业供电),声音高亢的孙福生老师(摸拟电子);有浓重朝鲜族口音的金龙国老师(微机原理)。年轻老师们还负责我们实习工作,课余时间最喜欢听他们讲述高考历程、大学趣闻。
在学校,我们除了学习专业课,还有许多门的基础课:英语老师李小梅兢兢业业;高数老师蔡康胜讲解微积分丝丝入扣;思想品德课张超老师幽默风趣;德育课李平老师妙语连珠,业余时间李平老师还教我们交际舞,为我们讲解社交礼仪;BASIC语言杜迪生老师思维敏捷,可惜英年早逝。
教我们体育课的王老师、李溪园、宋老师,教我们健美操、滑冰、篮球、排球、足球等各项运动,还有马老师在课间操的时间里教学生们新一套的广播体操。和我一起朗读《将进酒》的大学语文老师马福军,当年刚毕业不久,也住在三栋,一进宿舍楼就引亢高歌,我们女生都听入迷了。
还有一些老师,我已叫不上来名字,但是他们的音容笑貌都留在了记忆中:机械制图老师、微机绘图老师、大学物理老师等等,特别是教革命史的老师,当年有五十多岁,记得有一次上午上革命史,为了下午能跟上符永刚老师的讲课节奏,在他的课上,我偷偷的看电机拖动原理被发现,他只是笑笑说"我的课也不好拖动啊!",为了报答老师的不批评之恩,期末考试时,我认真准备,将重点内容几乎一个字不落的都背了下来,考试得了95分。现在想想,当年真的好任性。
三年中,电03班共有三任辅导员,大一时是田力老师(大二时曾教自控原理),那时她准备考研,每晚都到办公室学习。大二时,是漂亮的赵军老师,象高傲的公主,与我们相处融洽,记得我们班的义乌学生徐永卫,大二寒假未回家,她主动到学校请徐永卫到自己家里过年,走在路上,遇到熟人,赵军大方的介绍:"这是我学生!"当年赵军老师27岁,比我们只大了六、七岁,但丝毫没有嫌弃之情,体现了赵军老师的仁义之心。大三时是金龙国老师,他是冶专引进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,业余时间他与我们一起踢球、会餐。
2014年,几位同学到青岛看望金龙国老师
帅气的潘彤老师和谨言内向的史军老师是我们的学长,分别是学生处干事与自控系干事,他们两个人主要负责学生们的日常活动及生活管理,每天陪伴我们出早操、检查内务卫生、学生的安全管理等。
1988年秋,电03班全体同学军训留念
美好的记忆都留在了记忆深处,入校的第一课就是军训,经过半个月的军训,我们都晒黑了,同学之间渐渐的熟悉起来,增加了集体观念,学会了整齐的摆放物品,将被子叠成豆腐块儿。
我和同学们在校园里留念
电9103班共有41名学生,其中酒钢委培5人。学生们来自12个省。记忆最深的是广东的三名学生,进校时没有准备被褥,我们九名女生集体为三名学生做褥子,那是我第一次做针线活,手指被扎了好多次。
同学们到望溪公园游玩
到冶专报到第一天,妈妈陪我到了寝室,忙活着给我铺床,检查生活日常用品,而我却袖手旁观,叽叽喳喳的和同学聊天,相互询问对方来自哪里。
我和王丽艳
我从没有离开过父母的身边,现在自己就要独立在外生活,即有新鲜感,也有不适应。幸好电03班有我高中同学王丽艳,高中时,她就象大姐姐一样的照顾我,谦让我。见到她,我象吃了定心丸。晚饭时,她带我去食堂,告诉我如何打饭,如何使用饭票。
寝室长朱金芳,浙江东阳人,高考前做了二年的民办教师。冬天冷,我们都不爱起床,朱金芳经常一手提着暖瓶装粥,一手提着一大包的油条馒头,把全寝室的早餐买了回来。刚入校时朱金芳参加了新生演讲比赛,获得了一等奖,演讲的题目是《大学期间是否提倡谈恋爱》,直击热点话题,赢得了满堂喝彩。
电03全体女生合影
我们班的男同学都是暖男,并且刻苦用功,接受能力强,无论在学习、实验课、实习期间,给了我很大的帮助。大二时的金工实习课,曾是我的恶梦。特别是制做"工字型"铁件,将我愁的不行,来自山东周广生给了我及大的帮助,帮我渡过了难关。
坐在我后座男生徐永卫,来自于浙江义乌,我见过的最聪明的男生,非常喜欢下围棋。最喜欢听他带着金华口音给我讲解微机控制程序,我常常感叹,他的程序思维太严谨了。他也是唯一一个受电03班女生之邀到女生寝室做客的男生,当时的情景犹在眼前:秋天,吃完晚饭,大约5点半左右,他怯怯的敲响了三栋203寝室的门,室内8名女生几乎同时发出了"请进"的声音!
应邀到男生宿舍聚餐
学生们喜欢的图书馆,在这里发生过许多浪漫的故事。记忆犹新的是,1990年12月31日晚,全校师生在这里联欢,猜灯迷、做游戏、跳舞,红红火火,生机勃勃。
毕业照
照完毕业照,我们走入社会,迎接生活的洗礼。令人佩服的是,孙旋、宋海涛选择了继续学习深造,分别考取了博士、全日制研究生,是电03班的骄傲!2011年7月,毕业二十年后,再相逢!感叹黄金章老师还能叫出我的名字!
我们班的骄傲孙旋博士看望张祥军老师
二十年风华岁月,无论经历过怎样的风雨、沧桑,见面是那么自然,放纵,无拘无束的大笑、戏谑、拥抱,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的校园、寝室。
符永刚老师参加了电9103班20周年的聚会。
时光在老师脸上停滞了!我们老了,但老师还是记忆中的样子!
2011年7月,同学们在新校区留念,感受母校日新月异的变化
虽然之间联系不多,但是我们不愿错过每一次相逢的机会!2011年7月,同学们来到新校区。虽然天各一方,酸甜苦辣不尽相同,但总是一见如故,一张张笑脸依然亲切。
2017年10月,杨金花与我在辽科
2010年,我去上海出差,朱金芳特意从绍兴赶到上海火车站,我们紧紧的拥抱在一起,泪眼婆娑。
2018年我和朱金芳在平顶山
同学之间又多了一种相伴模式——我们一起去旅游!从长白山天池到天涯海角,从张家界玻璃栈道到烟雨江南,远离尘嚣,一路上酣畅淋漓,回归真我,那一声声的呼唤宛如从前。
2015年12月,我与杨金花在杭州游玩,在西子湖畔偶遇浙江校友会,深深地感受到了外地学子对母校的眷恋。
相约30年,朱金芳和爱人回到本溪,同学们与符永刚、张祥军二位老师在一起
2018年12月,我与杨金花在都江堰,巧遇96届矿0 4学弟房璟。当时我在校友群里问,是否有校友在都江堰,然后他答复了,于是从前不认识的我们共进晚餐,因校友结识。
是啊,不分时间、地域,在明媚的年华,我们踏进同一个校园,有了共同的称——校友。不分时间、地域,在明媚的年华,我们踏进同一个校园,有了共同的称呼——校友。
曾经的校园有我们共同的回忆,你奔跑过的运动场,曾经留下我的助威声;我听课的教室,也曾是你的阵地;同一片绿萌下,都曾期待遇上暗恋的对象;自习室的书桌,留下你我共同的印迹;阶梯教室里,曾看过同一段课桌文学;你打饭的窗口,我也曾驻足......
我们一起追逐青春,有潇洒,有迷茫,有悸动、有张狂。
打热水的小路上,伴随从男生宿舍窗户传出来的口哨、歌声、嘶吼,会更加自信满满;在小球场,曾给我暗恋的男孩加油助威,也收到过羞涩男生已经攥潮湿的情书。
有考试前的临阵磨枪、也有逃课的惴惴不安;有同寝室里的小摩擦、小怄气,也有收获礼物的小虚荣......
岁月演变成光阴的故事,现在回忆起来,所有的一切都很美好!
我时常回忆起那段时光,大学三年,我们都得到改变:提高了学习能力,性格得到锤炼,不再那么任性、乖张,学会了包容、迁就彼此,学会了担当,学会了独自成长。
2017年冬天,我与门兵、王丽艳在海南旅游期间,特意去看了电影《芳华》, 我们共同走过的时光中,有我们的青春芳华。
相遇,是久别的重逢;
作别,是为了更好地相遇;
一转身,岁月凝结成了光阴的故事。
精彩的人生,都是通过不懈努力来得到。往后余生,愿你我都能在平凡的日子里,活出自己的光芒。
校友介绍:谭澍,1988年8月考入自控系电9103班,1991年7月毕业,现在本钢实业公司从事水处理工作。